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赤壁医药连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赤壁医药连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湖北赤壁市人祖籍为什么大多来自江西?
这主要和我国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有关。 ――江西填湖广,湖广填四川
江西填湖广(在明朝和清朝初期,湖南与湖北是一个省份,叫做“湖广承宣布政使司”。),是民间熟语。始见于魏源的《湖广水利论》。系指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游地区迁徙的移民运动。据说最早出现于五代,明朝达到***。江西移民占江、浙、闽、皖、赣五省迁至湖南,湖北的移民总数的60%,在两湖各个地区,江西移民占有的比例又有差异,自东向西递减,适与地距江西之远近成正比。江西移民主要来自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流域,以吉安、南昌两府最多。
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早年对湖南人由来的研究,得出结论:湖南人来自天下,其中以江西居多,且江西人移到湖南后,大都以稼穑耕垦为主。因避免长途跋涉,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向湖南南部,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至湖南北部。
谭其骧先生认为,早至五代、两宋、元、明时期,就有大量移民进入湖南,而元、明时期数量较多,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的移民规模最为空前。
江西填湖广是明初大移民的一部分,曹树基《 中国移民史第5卷:明时期》总结:在洪武年间(早期)湖北地区的174万总人口(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数人口)中,土著人口占43%,移民人口占57%。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,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, 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,占总人口的70%。——湖南全区在洪武年间的278.7万各类在籍人口中,元末及洪武年间迁人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73.1万人 (包括移民移人湖南后所生子女),占当时全区人口四分之一。
谭其骧先生特别指出,南宋以前,奔袭向湖南的移民几乎全是江西人。由此可见,历史上,江西先民曾数度迁移,现今不少湖南人流着的是江西人的血,而古代,湖广(现在湖南湖北)本为一体,故江西人到湖北定居生活的自然很多。
你最喜欢谁写的词?
词,又称“曲子词”。起源于南北朝乐府,在唐代词是配合当时的音乐而新兴的歌词发展而来,后来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。在文学史上,词以宋词著称,它代表了一代文学,和唐诗元曲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在宋代有无数的词作品和词人,像晏殊、欧阳修、“三苏”、辛弃疾、李清照和当朝皇帝宋徽宗赵佶等等。他们的作品像璀璨的星星,在历史的长空里闪耀。每一位词作家都有各自的写作特点,或豪放或婉约。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词人,就我而言多钟情北宋词人------晏殊。
晏殊聪明伶俐,十四岁的时候,应神童试,宋真宗见他提笔成文、从容不迫便赐进士出身。步步高升官运亨通,直到拜大宋宰相,一生富贵,因此也叫“宰相词人”。晏殊的辈分较早,政治地位又十分显赫,以词著于文坛,被后人推崇为“北宋倚声家初祖”。晏殊词风闲雅,飘逸旷达,“写富贵而不鄙俗,写***而不纤佻。”尤其是善长小令,风格含蓄婉约,是宋词婉约派的开创者之一。所谓“文如其人”晏殊的词在感情上总是有所收敛,这和他的经历和身份有关,“一团和气,两句外诗,三斤黄酒,四季衣裳。”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生活模式,在晏殊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。
晏殊一生流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词,而一首《蝶恋花.槛菊愁烟兰泣露》中的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不知让多少人中毒,久久不能自己。唯有这首词,以高楼独倚的姿态,写尽了天涯人生路上的孤独,就是现在读来禁不住感伤的泪流满面。这也是王国维先生所以说的人生三大境界中的第一种境界,足见这首词的妙处。同样在《浣溪沙.一曲新词酒一杯》中对酒当歌,试问“夕阳西下几时回?”夕阳西下,即景兴感,触动了作者的情思,从夕阳西下的无奈到寄希望于明朝东升,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留给后人细细品味。
“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,我们都中了它的毒。”宋词是一朵情花,“无情不似多情苦,一寸还成千万缕。天涯地角有穷时,只有相思无尽处”身为大宋宰相晏殊虽然不能太直露的表白自己的深情,但是那种绵绵的相思情,想来也有过击节深爱的爱情吧。
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晏殊的《木兰花.池塘水绿风微暖》来结束这次问答。
木兰花
池塘水绿风微暖,记得玉真初见面。重头歌韵响琤琮,入破舞腰红乱旋。 玉钩阑下香阶眫,醉后不知斜日晚。当时共我赏花人,点检如今无一半。
唐诗宋词元曲,宋代的词是鼎盛时期 ,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:
李煜(937年8月15日―***8年8月13日),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、莲峰居士,徐州彭城县(今江苏徐州)人,南唐末代国君。
李煜有"词魂"、"千古词帝"之称,精书法、工绘画、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李璟、冯延巳等的影响,语言明快、形象生动、用情真挚,风格鲜明,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所以特别佩服李煜,真是才华横溢。下面这两首词是我最喜欢的,词中可看出李煜文化造诣很高。
[第一篇]
相见欢·无言独上西楼
李煜
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
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
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
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《六兮*善哉天下一一诗人*》
文/@汉子诗人【原创】
苍穹吾擦日月新
登高吾陪玉皇巡
葫瓢吾盛天下水
寰宇吾捧山峦翠
举杯吾饮人间恨
昂首吾诗古今人
〈2019元月17日*腊月十二日*7点17分于北京〉
个人还是最喜欢杨万里的诗。
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
看到这两句诗,你想到了什么?给你的感觉是什么?
我自己就脑海里一副儿童戏蝶,天真无邪,以及那金黄灿烂无边菜花海。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微微一笑,是生活中真实的乐趣和那一刻的放松。
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。。你真的见识过这种场面吗?恐怕只是电视里看过,说穿了只是YY 罢了。
男儿何不带吴钩,夺取关山十六州。。。除了让自己想找人打一架,没其它真实感觉了。
卷帘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。。哀怨缠绵的诗固然摄人心魄,容易引起共鸣。可毕竟是负面情绪,负面情绪时间长了,伤气损神百病至矣。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。。口号这玩意知道怎么喊就好,真的当真了就属于卖萌了。都那么大年纪了,卖萌可耻。
唯有杨万里是真实写生活,简简单单的词汇,小清新风格,都是真实生活中简单的乐趣。这才是离我们最近的诗词。
附本人最近写的一首诗,仿杨万里风格。
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”这句话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,我也是从此爱上“王龙标”
从军行七首
[唐] 王昌龄
烽火城西百尺楼,黄昏独上海风秋。
更吹羌笛关山月,无那金闺万里愁。
琵琶起舞换新声,总是关山旧别情。
撩乱边愁听不尽,高高秋月照长城。
关城榆叶早疏黄,日暮云沙古战场。
表请回军掩尘骨,莫教兵士哭龙荒。
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苏轼的四大作品?
古文:《范增论》、《贾谊论》、《晁错论》、《东坡志林》、《石钟山记》、《记承天寺夜游》等。
诗歌:《赤壁赋》、《后赤壁赋》、《惠崇春江晚景》 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等。
词作:《江城子·十年生死两茫茫》、《望江南·春未老》、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等。
书法作品:《中山松醪赋》、《洞庭春色赋》、《人来得书帖》等。
蘇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一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市)人,中国北宋文豪。其诗,词,赋,散文,均成就极高,且善书法和绘画,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,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。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蘇;诗与黄庭坚并称蘇黄,又与陆游并称蘇陆;词与辛弃疾并称蘇辛;书法名列「蘇、黄、米、蔡」北宋四大书法家「宋四家」之一;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。蘇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,300多首词,以及大量散文作品。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(1057年)应试时的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,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《南行集》中的40多首诗,最早的词则写於熙宁五年(1072年)。诗文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集》《东坡词》等。存世书迹有《答谢民师论文帖》、《祭黄几道文》、《前赤壁赋》、《黄州寒食诗帖》、《题西林壁》、《饮湖上初晴後雨》等。画迹有《枯木怪石图》、《潇湘竹石图》等。另,今传《蘇沈良方》是在沈括《良方》基础上,增益蘇轼的医药杂说而成。